在度过流行期之后,居民的生活半径扩大、消费场景修复,必然会带动消费增速反弹。
滕泰表示,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正在逐渐过去,2015年开始,出口的增速就在逐步放缓,2020年由于欧美国家大规模降息刺激消费,所以欧美旺盛的需求再次让中国出口经历了一年高增长,到了2021年中期,中国出口又开始回落,今年10月份还出现了负增长,显然过多依靠外需拉动是不可持续的。之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经常提到扩大内需,但今年首次把促进国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有何考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徐朝阳教授分析称,如果外部环境不乐观、外需不足,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而言就变得尤为重要。
滕泰说,从现在来看,大部分地区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还是很大的,比如之前很多消费场景因为疫情关闭,现在会自然复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消费能否随即激活?苏剑认为,经历3年疫情,不少人靠储蓄生活,或许现在只想多赚点钱。要刺激消费的话,首先要把社会保障做好,比如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失业等,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这样只要收入提高,就会主动去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其中明确2023年5项重点工作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1-11月份,物流业总收入为11.4万亿,同比增长5.3%,增速较1-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本月物流业总收入增速回落较为明显,但专业物流保持较强的供给能力。1-11月份,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5.3%,降幅较1-10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4.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降低。
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回落。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为43.9%,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减少。销售价格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下降。
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37.4%,比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9.4%,比上月下降5.7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39.1%,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少从行业情况看,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2.0%以上景气区间;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5.0%。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9.4%,比上月下降5.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39.1%,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少。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1%,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有所收窄。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比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下降。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0.1%,比上月下降6.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延长。
销售价格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下降。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2.6%,比上月下降4.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有所放缓。从业人员指数为42.9%,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7%,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2.4%,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3.9%,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减少。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3%、46.4%和44.7%,比上月下降0.8、1.7和0.9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4.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降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回落。
生产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回落。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37.4%,比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国家外汇管理局3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107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对外负债中,来华直接投资稳定性较强且占比超50%,规模为3.4万亿美元。
当日,外汇局还公布了2022年9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37%,货物贸易顺差、出口及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最高值;服务贸易逆差655亿美元,逆差规模同比收窄23%。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对外资产88980亿美元,对外负债65340亿美元;对外净资产23640亿美元,较2021年末增长19%。
前三季度,外商来华直接投资1619亿美元,高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水平,反映出我国对外资保持较强的吸引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133亿美元,投资节奏平稳有序2023年,我国将加强跨年度政策的协调衔接,推动2022年下半年以来出台实施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设备更新改造、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效应在2023年持续释放。
进入2023年,中国经济如何开局起步,各部门各地区怎么干?今天来看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的专访。而且综合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物价水平等多项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我们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示范作用,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的投资。对于2023年经济工作,赵辰昕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抓住重大关键环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202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120万亿元,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这样的成绩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连续两年超过百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是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下取得的,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同时,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更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这一年中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比预料的要大,但是经过努力,取得的成绩是可圈可点,也是有目共睹的。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民营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和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前期各项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持续显现,后续措施也在加快出台发力。
上一篇:尼日利亚意欲立法打击非法采矿
下一篇:奥地利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攀升